您的位置: 首页 >组工业务>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鲜艳党旗格外红--湘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巡礼

来源:湖南红星网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02-16 15:20:43 浏览次数: 【字体:

    1949年8月,湘潭全境解放。1950年9月,湘潭市委成立。建国的60年,是湘潭大地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也是党的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60年。60年来,在历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奋勇拼博,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胜利。60年中,各级党的组织始终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60年里,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活力不断增强,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60年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各级党组织的执政业绩赢得认同。从1956年全市第一次党代会加快生产的提出到2006年第十次党代会赶超发展的定位,从1956年支援国家基本建设到1960年战胜严重经济困难,从完成社会主改造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到“十一五”规划的组织实施,从逐步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从建设农业大市迈向打造经济强市、富民强市,从抗洪救灾、抗击“非典”到抗御雨雪冰冻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各级党组织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了较强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赢得了全市人民的广泛赞同。
    --党的基层组织日益发展壮大。1950年,全市时设党委2个,总支1个,支部8个,全部是机关党的组织。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党委477个,党总支433个,支部6655个,涉及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商业、卫体、文教、科研、金融等20多个行业,涵盖了农村、城市社区、企业、学校、机关、“两新”组织等社会各个层面。
    --党员队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1950年,全市党员总数121人。到2008年,我市党员总数增加到185474人。其中,女党员43522人,占总数的23.5%;45岁以下的中青年党员81764人,占总数的4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14542人,占总数的61.8%,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效能结构明显改善。
    --党员教育管理始终毫不放松。1957年整风和六十年代初的整风整社以及后来的“四清”运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经受了三年经济困难期间的严峻考验。1999年10月至2000年7月,全市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15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全市县、乡、村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2005年至2006年6月,全市7509个基层党组织17万余名共产党员分三批参加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目前,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有序推进。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显现。1953年至1956年支援国家基本建设,全市4000多名党员响应党的号召集中会战国家5个重点工业项目; 1960年至1962年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党员干部带领全市人民节衣缩食,共渡难关;1965年,党员带头,10万大军建设韶山灌区,创造人间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还是城市国有企业改制,无论是“两型社会”建设,还是文明城市创建,无论是抗洪抢险、战胜冰雪灾害,还是抗击“非典”、应对金融危机,各级基层党组织是主心骨,党员干部是领头雁。从98抗洪的优秀典型到支援抗震救灾的先进集体,从湘钢的全国“四好班子”到江南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从烈士英模毛岸青,到把生的希望留给游客的文花枝,从爱岗敬业的好工人艾爱国到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卢国良,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至今,市我市涌现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多个,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十余名。

  

开拓春风起,处处新局面

  

    湘潭大地响春雷,莲城街巷沐春风。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的组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的建设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开创基层党的建设新的局面。
    组织设置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得到拓宽。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在农村,组织触角逐步由行政村向产业协会、经济组织、农民工群体延伸,村党支部、村委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三位一体”模式得到推广。在街道社区,党的影响力深入项目、工地、楼宇、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渗透。通过流动党员活动证,全市有5320流动党员找到了组织。在企业,一大批大中型企业消灭了党建工作“空白班组”,一大批改制破产重组企业同步实现了企业党建工作改革,638家非公有制企业组建了党组织,11家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党支部,“两新”组织基本实现了无缝覆盖。
    服务载体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得到强化。农村“一创三满意”、社区党建、治安、服务“三位一体”示范创建、企业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各项工作中提供了平台,发挥了作用。“双百结对感恩行”,全市100多个市县机关党组织结对联系114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党员;“共度危机•党员在行动”,全市10多万名党员、6万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万多名预备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贫困党员;抗冰救灾,全市5万多名党员干部“五个带头”冲锋在前;抗震援灾,7万多名党员踊跃交纳特殊党费800多万元,党的温暖播撒着每一个角落。
    教育管理创新,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得到锤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找到了有力抓手。伴随着党员发展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审查制、责任制的建立,伴随着向生产工作第一线、高知识群体、35岁以下的青年和妇女倾斜“三个倾斜”,以及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更多的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双向培养”的推进,党员的分布更加广泛,结构需求明显改善。近三年新发展党员2.4万人,其中女党员、35岁以下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所占比例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长株潭平均水平。
    制度建设创新,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得到深化。启动了党代会代表任期制,探索了党内直接选举,开展了基层党务公开,推行了干部任免票决,基层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建设进程逐步加快。韶山清溪镇、湘潭县分水乡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党内直接选举试点。
    工作模式创新,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得到落实。市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彭宪法任组长,高层面、大力度加强党建工作。出台了《党委(党组)书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办法》,在全省率先推行党委(党组)书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情况开展述职评议。10名县市区委、市直单位书记按“五个一”的方式,接受了市委及全国、省、市、县四级党代表的评议。

  

路子越走越宽广,工作越来越富有活力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紧紧围绕“推进科学赶超,建设富民强市”的工作大局,主动调适,无缝对接,始终在大局下谋划工作,在大局下推进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路子越走越宽广,越来越富有生机与活力。
    在不断解放思想中适应新变化。近几年,市委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坚持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大讨论、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解放思想落实在加快发展上,体现在优化发展环境上,贯彻到提升发展思路中,使大家深受震动。从2009年3月开始,全市100多个单位83477名党员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两型建设见实效”的总要求,深入推进,扎实开展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在应对金融危机、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1至6月,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04.86亿元,同比增长12.6%,经济形势企稳回暖,总体向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79万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00万人,新建廉租住房70230平方米,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明显加快,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谋求新作为。服务湘潭企业现代转型、改革改制的需要,投入1000多万元,狠抓了改制重组企业党建工作,完成了100多个企业1万多名党员组织关系集体转移工作,为企业顺利改制、重获生机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目前,江南、湘缆等一批改制转型企业己成为我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10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进企业、联项目、下农村,采取一对一、驻点服务的方式,强力推进100个重点项目建设,帮扶100家企业发展,推进100个示范村建设。“百千工程”实施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帮助企业和项目业主突破性地解决了一批有阻碍发展的融资难、土地供应、水电油气和市场开拓以及发展环境等问题。
    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找准新定位。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我市以创建示范社区为带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党建、就业和治安“三位一体”的示范社区建设活动,切实发挥示范社区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一个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大部分社区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很多社区党员开展了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党员“双联”、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特色鲜明的活动,服务人民群众,倡导文明行为,共创文明社区。霞光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新作用。选派了210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聘了14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培训了1630名村党支部书记,推进了664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一支喊得拢、带得动、能致富的带头人队伍初步形成。建设了484个村级活动场所,建成了1241个远程教育站点,完善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了离任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生活困难补助,从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中选拔了12名进入乡镇班子和公务员队伍,倾斜基层、激励基层、稳定基层的导向更加明确。
    60年历程,60年辉煌。60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形势发展,越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越是局面困难,越要依靠和发动党员群众;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把广大党员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为实现湘潭科学赶超发展、加快富民强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临组周洲荐自湖南红星网http://www.hnredstar.gov.cn/xwzt/szrx/xt/t20091012_264829.html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