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部署,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型带头人队伍
首先,要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组织为契机,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种推进,一是组织行为,二是个人行为。所谓组织行为,就是各级党委必须对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做出认真部署,布置学习内容、阅读书目、制定学习制度、探索推进学习的长效机制、严格监督检查考核评比。要整合全党全社会的理论和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各级各类党校和干部培训中心,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进行大规模培训轮训,使党的培训工作重心下移,造就全党基层干部大培训的新局面。健全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整合党校、高校和科研单位人才资源,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提供内容鲜活、门类齐全、适合基层需要的新理论、新知识、新科技。充分运用网络文化平台,开辟学习网站、网页、博客等新的园地,加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总之,从社会舆论到学习氛围、学习内容、学习门类、学习制度、学习机制、学习成果、检查监督评比等,全方位地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学习,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个人行为,是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个人学习行为。这基本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参加党校、干部培训中心学习;二是利用远程教育和网络等现代化新载体学习;三是在职业余自学;四是学用结合,在实践中向群众学。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通过各种学习,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给予理性的升华,实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能够驾驭新的基层复杂情况需要的新理论和新知识,为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入新智慧。通过创造性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
其次,要在建设学习型组织过程中,着力培育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种培育,一是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学习。知识是推进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的源泉。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在自己率先学习之后,抓好两方面的学习跟进——— 抓好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学习跟进,抓好全体党员的学习跟进。二是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学习与工作中不断挑战自我。和其他工作一样,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如果习惯于用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出色地干好工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挑战自我,“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从而不断推进工作创新。三是善于发掘、总结和运用第一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创造的绚丽“火花”。奋斗在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几千万共产党员和亿万群众,每年每月都会创造出数以万计的色彩斑斓的实践新“火花”。作为具体组织实施这一伟大实践活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必须时时刻刻关注第一线的新举动、新经验、新创造,给予总结、提高、升华和推广,使之不断升华为党的建设的新内容、新成果。
第三,要在学习、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实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新飞跃。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所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大规模学习,必然给党的基层党组织和整个基层社会带来全新的学习风气和创新风气,极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投入改造客观世界的新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认识发展过程,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自己主观世界同步,使基层的创新工作一次比一次生动,一次比一次鲜活。
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核心是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找准社会发展的基本链条环节,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六大板块”
社会运行总有一个基本的链条环节,卡住了位,锲而不舍地创造性工作,基层社会问题就会逐步解决。当年毛泽东同志“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创举,就是“卡位”到了基层社会最基本的链条环节,百折不挠地进行创造性建设,终于解决了中国基层社会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上也是在探索当今中国基层社会最基本的链条环节在何处的问题。从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余年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21世纪的中国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卡位”“六大板块”,并始终不渝地进行创造性突破。
所谓基层党组织建设“六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城市、城镇与农村的社区板块;“第二板块”是城市城镇的街道与农村的乡镇板块;“第三板块”是各级党政军司法机关及工青妇群团组织的“基本单元”;“第四板块”是文教卫生科研体育等事业单位的基层党组织;“第五板块”是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第六板块”是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在这“六大板块”中,重点是“第一板块”,难点是“第六板块”,关键是“第二板块”,核心是“第五板块”。
“第一板块”是重点,因为它牵涉到整个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我国有84.5万个行政村,经过30余年变革,现在为60.6万个行政村。可以预测,在今后的30年中,我国大中小城市内的“城中村”、城市近郊村,将逐步消失。县城内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和周边行政村,也将逐步消失。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的行政村,将普遍向“社区化”方向过渡。平原地区的农村和条件好的农村,也将普遍向中心村集聚,就地实现城镇化、社区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也会逐步向中心村集聚,向农村社区化方向过渡。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行政村党组织,党应指导“第三、四、五板块”加大对“农村板块”的投入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社区化发展。
“第二板块”是关键,是指城市、城镇的街道与农村的乡镇是中国基层社会变迁的关键环节。街道是城市的基层管理机构。改革开放初,我国有城市193座,现在发展到690座,街道获得了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有2300多个县,到现在有300多个县发展为县级市,300多个县变为城市的行政区。这些市、区的基层管理单位,也在发展为街道。现存的1600多个县城的基层管理机构,也正在向街道转变。改革开放初,我国有7万个乡镇,到现在减少为3.4万多个,其中2万个镇,1.4万多个乡,有的镇也向街道过渡。今后30年,乡将进一步减少,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1600多个县城和300多县级市政府所在地,将发展为现代化中小城市,街道将进一步崛起。这样,街道和社区,将是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是推进街道、社区的大发展。
核心是“第五板块”,是指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承担着国家自主创新的艰巨任务,承担着推进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因此,这些单位的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要和科研、高校等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携起手来,共同肩负起时代使命。
难点是“第六板块”,指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相当重要,但基层党组织力量相对较弱。“两新”组织,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新生长起来的板块,吸引着大量人口就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和旺盛的生命力。随着“两新”组织的大发展,党应当在这里依据实际情况普遍发展党组织和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在这里,首先应当领导党员推动“两新”组织大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口就业,为社会贡献更多的财富。其次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带好党员队伍,监督引导“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等。综合起来,“第五板块”和“第六板块”肩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时代重任,党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发展做好大文章。
上述“六大板块”的日益发展,将逐步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日益形成。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应逐步强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功能。这一功能应包括:(1)推动发展和创新的功能;(2)发展先进文化的功能;(3)发展民主政治的功能;(4)推进法治建设的功能;(5)推进公民素质建设的功能;(6)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六大板块”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六大功能”,应是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所在。
临组周洲荐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