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复工一线 联络员在坚守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临澧县一大批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担任驻企防疫联络员,奔赴抗疫复工一线。他们与生产企业一齐战“疫”,和返岗工人一道复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科学有序精准推进复工复产,涌现出了一批冲锋在前、敢于担当的先进典型。
“口罩生产绝不能停!”
2019年1月,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临澧县经开区金城创业基地内的永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因为专业生产口罩,瞬间成为焦点企业。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复工复产,保障战疫需要。在紧要关头,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驻厂干部汪祚武临危受命,取消休假,果断带领几名机关干部入驻企业,投身防疫生产一线。
为扩大产能、保证防疫斗争需要,汪祚武一班人全力督导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可偏偏意外还是发生了。2月18晚上9点,企业两条生产线设备全部抛锚,而设备是由湖北仙桃厂家生产。湖北疫情严重,封城封路,维修人员无法到达。“虽然机器坏了,但口罩生产绝不能停!”他当机立断对企业负责人说,“现在我们必须一边抢修机器,一边组织人工生产。坏的是最后一道工序,用人代替机器,本来一个人的事情,现在四个人来干,总是可以的!”说完,立即组织在场的干部、职工开始半手工生产。幸运的是,经过多方联系,县里有土专家会修设备,他马上把人接到车间,连夜修好了机器,第二天早上就恢复了正常生产。目前该厂口罩日产量已达15万只,有力地保障了全县乃至全省的防疫物资供应。
金诚创业基地涉及30多家企业,防疫复工形势复杂。汪祚武抓住关键环节,指导企业落实职工“六步走”进厂上班,监督企业进行生产生活区域全覆盖“每日两消毒”;领取中药汤剂,落实核酸检测;解决原料运输难题,为员工张罗新鲜蔬菜……作为驻企防疫联络员,他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复工战斗中,加班加点是常态。
机声隆隆赖“春雷”
最近几天,修梅镇福源米业有限公司热闹非凡,一阵阵的机器轰隆声如春雷滚滚,回荡在乡村田野。“多亏了县纪委监委选派的联络员邓春雷同志,我们公司才得以顺利复工,安全生产!”公司董事长尹复元说。邓春雷正月十九晚接到通知后,决心全力当好这家国家复工生产一类企业、粮食加工类企业的防疫联络员。
监督企业防疫是联络员的第一职责。但进驻企业第一天,邓春雷便发现这家家族式乡镇企业,上至老板、下至员工,防范意识淡薄,根本不把防疫当回事。不戴口罩开工的大有人在,扎堆集聚现象也严重;测量体温、日常消毒等防控措施未落实,防疫物资也紧缺。邓春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反复给与企业老板做工作,既谈当前防疫的严峻形势,也谈目前大米企业大好的机遇。若企业一旦发生疫情封厂停产,会失去机遇和未来,并郑重承诺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防疫物资问题。最终使企业老板转变态度,愿意配合防疫工作。
具体落实防疫动作和解决防护物资紧缺是最大难题。通过两天观察了解,邓春雷拿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制定五条硬性防疫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筑起严密防线。他还经常以“汇报工作”的名义找到单位主要领导,将准备给本单位干部上班使用的口罩中,“抢”出了200个供企业应急,将自己的30个口罩全部捐出。发现企业没有测温枪,他下班后四处购买、网上求购。后来打听到某单位有一只备用的,想尽办法把体温枪借出来给企业先用。他专门与县中医医院协调,让员工在上班前就能喝到熬好的中药汤剂……
一“枝”一“业”总关情
卢业枝,是县政府办选派到全县最大的规上企业、税收第一户——冀东水泥公司的联络员。作为县政府办副主任,半个多月来,他与公司全体员工并肩战斗在抗疫复工一线。
2月13日一经选派,他第一时间与公司取得联系,赶往公司“履职”。针对公司人员杂、厂区大、隐患多的现状,迅速与公司负责人会商,修改完善疫情防控方案,明确了“早、快、严、深”原则,全面升级防控措施。在生产区域实行全封闭管理,杜绝一切无关人员入厂;进厂司机戴好口罩,装卸货期间全程不许下车,公司服务人员代办一切事宜;生活区域全方位监管,严格落实分餐分宿。他与公司职工一齐努力,全面落实了疫情防控工作“10个100%”。
卢业枝认真当好“督导员”,指导企业尽量安排有当地证明、健康状况明了的员工上岗,督促所有外来上岗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指导企业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设立卫生室、隔离室,配备驻厂卫生员;指导企业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条幅,每天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发送政策知识,帮助员工科学战“疫”。
他牢记服务职责,全力以赴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对于中药汤剂无人协调领取问题,到企业当天就联系县中医医院,领取并熬制好汤剂,督促385名到岗员工按规定天数服用;对于员工返岗后管控难问题,为外地返岗人员联系定点隔离宾馆,落实核酸检测75人次;对于防疫物资紧缺问题,联系解决口罩1500个、额温枪3支、帐篷1顶。
截至2月28日,临澧累计从县直机关单位中选派169名驻企防疫联络员,进驻212家复工复产企业。他们恪尽职守、直面风险、化危为机,与1万多名企业职工一道,将人生答卷书写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