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组工业务>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统筹红色资源 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来源:中共临澧县委组织部 作者:刘杨发布时间:2023-09-13 11:26:2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临澧县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打造以林伯渠故居为核心的“一馆三点”党史党性教育基地,讲好临澧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切实把党员教育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助力“红色引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抓顶层设计,促体制顺畅。临澧县委县政府以“兴产业、连红线、建新区”为导向,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在资金投入、项目支持、配套设施建设上全面发力,红色基因产品品牌效应逐渐凸显。全域旅游突破工程将林伯渠故居、丁玲故居、青山干渠、太浮山等红色景点串点成线,打造成为红色长廊。从深挖红色历史、科学规划布局、丰富教学载体、整合红色资源等方面,着力打造了集瞻仰、参观、培训、食宿、拓展于一体的党性教育培训中心,并创新探索“景区+镇(村)+公司+农户”研学合作运营模式,倾力打造林伯渠故居党建研学实践营地。

 

在林伯渠广场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抓镇村联动,促发展共建。修梅镇高桥村整合乡村振兴资源,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改善林伯渠故居基础设施条件,形成了林伯渠故居景区“三区三线三带”总体格局,成为本地党性教育和红色研学的“第一名片”。林伯渠生平陈列馆报告厅、培训中心多功能教室、高桥社区党建研学实践营地,可同时接纳近800人培训、住宿。突出“文化引领、红色示范”特色内涵的蒋家村,以丁玲故居为品牌,不断加快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等方面提质升级,打造“丁玲故里、醉美佘市”。丁玲故居、江家坡渡槽教学点也吸引了大批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学习、参观和考察。

 

在丁玲故居现场聆听微党课

抓师资队伍,促品牌创建。按照“专兼结合、以用为本”的原则,通过给任务、压担子、派出去进修等方式,促进县委党校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快速成长进步。以更开放的政策、更灵活的机制,广纳贤才,壮大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县委党校先后从全县教师队伍中遴选优秀教师2名、聘请县朗诵演讲协会客座教授15名,各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共招聘专职讲解员10名。同时,根据各党性教育基地的特点,组织专门力量开发出《弘扬青山精神  续写时代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林伯渠与他的入城守则》等主题鲜明、深受欢迎的精品党课11堂,微党课20堂。其中,围绕林伯渠强农思想、财经思想、廉政思想开发出的系列微党课成为各参观学习团队“点单率”最高的课程。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培训需要,将所有课程编排精心设计为半天、一天、两天等多种不同的课程套餐,按照现场教学路线不同将师资力量合理安排,灵活多样的党课学习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党课现场

抓文旅融合,促百姓共富。坚持把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特色农业开发相结合,致力于各教学点周边环境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增加百姓收入。林伯渠故居景区打造了千亩油茶观光园、千亩太空莲采摘园两大精品园区,配套完善了乡村旅游“吃住游娱购”五大要素。故居所在地高桥村每年接待游客都在40万人次以上,210户农户入股生态农业和民宿产业,每户年增收5万多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21万元。佘市桥镇蒋家村以丁玲故居引凤,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文学采风、户外休闲、农耕体验等活动。以茅屋岗农民果蔬合作社为龙头,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流转土地3000亩,大力发展罗汉果、黄金蜜李等特色种植产业,将“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吸纳96户脱贫户参与合作社,农户每年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30万元以上。

 

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在林伯渠周边民宿就餐

终审:临澧县组织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