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转变”文章 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本县实际,着眼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县现有各级后备干部5637人,其中县级后备干部19人,战略后备干部137人。通过建立一支多层次、多类型、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有效地适应和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经济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摆正后备干部工作的位置
针对目前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我们通过学习文件、分析现实,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选拔培养后备干部是县乡及高层次领导班子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基础性工作,是加速培养领导干部的必要手段,更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和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前提,形成了加强后备干部工作的共识。先后制订了《关于选拔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意见》、《临澧县县级后备干部培养规划》、《关于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五年规划》、《关于加强选拔培养妇女后备干部的意见》、《关于选拔党外后备干部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用以规范、指导、加强全县各级各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县委、县政府在下达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时,将这项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培养教育后备干部的责任心。
二、转变选拔方式,拓宽后备干部的选拔渠道
在坚持传统的选拔方法的基础上,注意从封闭的选拔方式,转变为在开放状态下选拔后备干部。一是坚持了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亲自考察和推荐干部制度。通过他们面对面地接触被考察对象,听取被考察者对一些问题和有关重要情况的阵述,准确地识才辩才。几年来,全县各级主要领导推荐后备干部对象372人。经过组织考察有近300人列入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广泛走群众路线。采取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和个别走访座谈等方式,请社会各界推荐优秀干部。去年,我们在全县开展了3次大型的推荐优秀人才活动,将优秀人才的标准和条件向社会公开,共发出推荐表340份,全县共推荐了278名优秀青年干部,在严格考察的基础上将其中63人列为后备对象。三是建立了与执纪执法和经济监督部门的通气制度。坚持对准备列入后备干部的对象分别征求纪委、监察以及公、检、法等部门的意见,把这些部门提供的干部情况作为确定是否列入后备干部队伍的依据之一。近两年中有47名后备干部对象在经过这些部门的“体检”中被淘汰;四是组织组工干部多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在竞争中发现了解干部,积累信息、拓宽知人渠道。建立了组织部干部联区联线蹲点制度,具体负责联系区域内的干部考察和管理教育工作,直接掌握一批优秀对象。有计划地组织本部干部与县直单位、企业厂矿的联谊活动,增加组工干部与其它单位干部的接触机会,熟悉和了解干部,发现更多的人才。
三、转变培养途径,提升后备干部的素质
由于后备干部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开拓性强,但他们心理比较脆弱、社会适应性不是很强,领导经历不多,因此,我们改变了过来单纯重视政治理论培训的倾向,进行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实践经验等全方位的培养训练,有针对性地抓好后备干部薄弱环节的转变,不断缩短他们自身素质与任职要求的距离。一是请师傅,传真经。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联点培养、层级负责制度,组织部为每名后备干部从所在单位确定了一名较成熟的领导作带班人,进行日常培养。这些带班师傅至少每月找其培养对象谈话一次,负责填写谈话卡片,年底作出综合鉴定交组织部门存档,作为后备干部提拔存留的依据之一。二是送学校,学理论。以党校为依托,举办各类型的培训班,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理论、政策水平。近两年,先后选拔了69名后备干部到省市委党校和其它干部学校(班)培训,县委党校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班、研讨班8期,培训724人次。三是带出去看,换观念。组织后备干部到外县市先进单位和沿海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了解外地发展形势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增强感性认识,开阔视野,转换观念;四是轮岗磨炼,长才干。采取党务与行政换岗,单一职能部门与综合职能部门换岗,山区与平区换岗等方式磨炼其意志,增长其才干,拓宽实践领域,提高适应性。
四、转变管理模式,激发后备干部的活力
一是拓宽视野,增大“库容”。分层次、分类别建立了后备干部人才库,把有培养前途、发展前途的青年干部都纳入后备干部队伍,扩大“库容”,实行有序竞争,使他们有了较重的危机感,失去了“舍我其谁”的优越感,调动了各行各业中青年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增强了进取心。同时也为组织上选拔领导干部提供了足够的选择对象。二是实行“滚动管理”,存优汰劣。每年结合干部考察对后备干部全面考察一次,逐人写出考察材料,各单位党组织每季度汇报一次所属后备干部的情况。对每名后备干部作出成熟状态的评价,分类排队。同时,对发现后备干部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查证,作出结论,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后备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据。近两年来,我们共淘汰素质较差、培养前途不大的后备干部53人。三是严格上岗前考察,以实绩论提拔。在提拔后备干部时坚持不凭以往结论作决定,不以档案材料定提拔,而是在提拔前把他们放在和其他干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更严格、更全面的考察。真正了解他们的政绩实绩,广泛听取领导群众同事的意见,确实政绩突出,表现优秀者才予以提拔。较好地克服了那种熬年头、凭资历、等提拔的弊端。四是创造宽松环境,鼓励后备干部敢闯敢干。在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的基础上,不断面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对有失误的干部严格工作与个人负责的界限。对那些有问题反映的则坚持以事实作结论以能力、政绩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