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当然行”!
在《新青年》中,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萤火微芒,造炬成阳。先辈之星火可燎原、五四之精神要传承,时代呼唤青年、需要青年,今日之青年更应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去基层和人民群众中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用青春芳华为墨、以实际行动为笔,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共写当代青年“当然行”的精彩华章。
坚定“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的信念,铸就“鸿鹄之志”。“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如同一声惊雷在中国大地爆发,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精神的回响跨越时空,凝聚为砥砺奋进的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干部要勇立时代潮头,淬炼忠诚信仰,不择沃土、不弃贫瘠,以“滚石上山”的精神去基层一线锻炼,主动迎接困难挑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基层这本“无字之书”中汲取“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奋进力量。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纵然身若灰雁,亦可心如惊鸿,以“青春小我”心系“国之大者”,将凌云壮志挥洒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间。
砥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挺膺“不屈之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往往条件艰苦、任务繁重,政策宣传、入户走访、矛盾调解等基层工作,都要求青年干部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干劲和“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的毅力,把艰苦环境当成磨砺自身本领能力的机遇,才能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时代楷模黄文秀深耕脱贫攻坚事业,将短暂而壮丽的一生留在广西百色大山深处;南大才子袁辉默默支教十年,照亮无数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山东青年逄子剑跨越五千公里,立志做一棵扎根南疆基层的“胡杨”。广大青年干部要主动走出躺平舒适圈,走进基层练兵场,以“十年磨一剑”的吃苦精神,到乡村振兴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基层治理第一线去,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接重担子,在开拓进取中练就服务群众的铁肩膀、硬脊梁。
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情怀,永葆“赤子之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的干部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对于青年干部来说,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成为忠诚可靠、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才。要常怀向下之念。习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青年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多躬行向下之举。“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广大青年干部要去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沾泥土”“接地气”,掌握基层发展、群众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切实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解决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真正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基层的“实干家”。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青年干部应当好五四精神的传承者,以青春之名献身基层、服务群众,谱写出一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