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攻改革之坚,如攀万仞之峰。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扛起使命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改革中的“关键事”、“细节事”和“琐碎事”,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聚焦“关键事”,筑牢改革的“坚实根基”。“关键事”指的是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往往在改革全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举一纲而万目张。”推动改革发展,是一项大工程,必须于要紧之处发力,抓牢关键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找准当前改革的“靶心”,以敏锐的“洞察力”找准所处行业领域的“关键点”,以高效的“执行力”解决“关键事”。比如,在经济发展前沿,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关键举措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在社会民生领域,全力解决好就业、社保、住房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助力民众幸福感提升,把重点一个一个攻破、堵点一个一个打通,以关键处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兼顾“细节事”,破解改革的“梗阻问题”。所谓“细节事”,并非是无关紧要的事,而是相对那些核心关键环节而言,容易被忽视但又实际影响改革推进的一些小细节。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事务相互关联,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若处理不当,也会发展为阻碍改革顺畅进行的“肠梗阻”。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细节事”的重要性,要开展全面摸排,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容易被忽视的“边缘地带”、细枝末节等方面的问题收集起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面掌握、统筹兼顾。要树立全局观念,紧盯改革各个领域、各项环节,注重系统集成、协同发力,努力做到在全局下思考,在大局中行动,以一域发展促进全局增色添彩。
着眼“琐碎事”,永葆改革的“为民初心”。“琐碎事”呈现零散、细小、繁多的特征,大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办起来难度虽不大,但往往考验党员干部的耐心与细心,不能“等闲视之”。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而这些“琐碎事”往往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改革成效的切身感受,改革成效好与坏,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作为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的主力军,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主动迈开步子走基层、访民情、探民意,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所思所盼,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要保持“时刻在线”的状态,“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之事无大小,既为民生事,亦为干部心上事,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琐碎而厌烦,要把群众的“琐碎小事”作为“头等大事”来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当好为民服务的“孺子牛”,以一流的服务、倾情的付出换取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